安防系统的安装,离不开线缆的连接,那么在安防监控安装施工中,线缆怎么设计?用什么样的线缆好?今天抚顺监控安装-小峰通信整理了安防监控系统的线缆相关知识。
电视监控系统
视频电缆计算方法:通常选用SYV75-5规格,
电缆平均长度=(最远摄像机距离+最近摄像机距离)/2
实际电缆平均长度=电缆平均长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电缆需要总数=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(米)
注:最远、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、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,(注意楼层高度)。当有群楼的长、宽、与主楼(标准层)的长、宽有较大差距时,要求按照群楼、主楼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。
电源线缆计算方法:RVV2*1.0规格。
方式一:由于摄像机的分布较为分散(尤其是群楼)。因此建议按视频电缆长度的1/2~1/3计算。
方式二:按每8只摄像机敷设一根电源线缆:
电源线需要总数=(摄像机总数/8)*视频电缆计算中的实际电缆平均长度。
控制电缆计算方法:(云台+变焦摄像机),RVS2*1.0规格。
电缆平均长度=(最远摄像机距离+最近摄像机距离)/2
实际电缆平均长度=电缆平均长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电缆需要总数=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(米)
注:最远、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监控中心机房到离机房最远摄像机、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,(注意楼层高度)。当有群楼的长、宽、与主楼的长、宽有较大差距时,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。
报警联网总线计算方法:
由于报警联网总线多数为一根(或一路),少数为两根(路)或多根(路),因此要求按实际的总线路由计算。
线缆需要总数= 实际总线路由长度×1.1+ 端接容限 (米)
注:端接容限=总线上需要联接的设备(通常是报警键盘、扩展模块)数量 * 6
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
水平线缆计算方法:
水平部分线缆(通常为ZR-RVS 2*1.0):
电缆平均长度=(最长水平距离+最短水平距离)/2+H(H—楼层高)
实际电缆平均长度=电缆平均长度×1.1+(扬声器端接容限)
电缆需要总数=水平电缆总根数(即广播分区数)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(米)
注1:最长、最短楼层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弱电间到最长楼层、最短楼层的实际距离。
注2:若在一个楼层(即一个广播分区)需要有两个扬声器回路,如酒店的客房(或办公楼的办公间)与公共走廊需分为两个回路,则上述的“电缆平均长度”应分别计算,然后再计算出“实际电缆平均长度”,并要注意此时的“水平电缆总根数(即广播分区数)”需“加倍”。
注3:扬声器端接容限=所测量水平距离楼层的扬声器数量*(客房或办公室取9,走廊取6);
主干电缆计算方法:
广播主干线缆(通常为ZR-RVS 4*1.0),线缆用量计算方法:
电缆平均长度=(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+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)/2
实际电缆平均长度=电缆平均长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电缆需要总数=楼层分配箱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(米)
注:最远、最近楼层分配箱(广播分区)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广播中心机房的实际距离,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广播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。
多媒体数字会议及扩声系统
由于本系统设备种类繁多,连接线的类型也多,但数量(长度)并不长,因此本系统的线缆计算方式,建议按照辅材的方式进行报价,并按系统设备总价的1.5~2%计算。
数字会议系统专用联接电缆应另行报价,计算数量为数字会议控制主机到放置主席机或代表机的实际距离*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。
楼宇设备监控系统
传感器、执行器的监控点到DDC箱的各类线缆计算方法:通常有RVV2*1.0、RVS2*1.0、BVS2*2.5、RVVP2*1.0、RVV8*1.0(用于DDC箱到设备配电箱)等规格。
线缆平均长度=(最远监控点距离+最近监控点距离)/2 +H(H—楼层高度)
实际线缆平均长度=线缆平均长度×本DDC监控总点数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
线缆需要总数=监控点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(米)
注:最远、最近监控点距离是从DDC箱到监控点或监控设备的实际距离。各种类别的线缆应分别计算。
若DDC箱安装在被控设备间内,如冷热源机房、空调机组、新风机组等设备间,则冷热源机房内的“实际线缆平均长度”可按15米计算(但要注意监控冷却塔的DDC安装位置);空调机组、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内的“实际线缆平均长度”可按10米计算。
DDC联网线缆计算方法:RVSP2*1.0规格
线缆需要总数=按照联网实际路由计算联网总长度×1.1+ DDC箱数量×(端接容限,取6)。
以上就是“安防监控系统中的线缆设计与计算”的介绍,小峰通信承接安防监控安装、综合布线施工、网络系统铺设、光缆铺设等工程业务,如有需求可来电洽谈合作。